妙手醫生
今天爆出重磅消息:K藥(帕博利珠單抗)在中國被正式獲批用于食管癌治療!
具體適應癥:通過充分驗證的檢測評估腫瘤表達PD-L1(綜合陽性評分(CPS)≥10)的、既往一線全身治療失敗的、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(ESCC)。
最近正好有讀者關心這個問題。果然,今天好消息就到了!
中國是食管癌最高發國家之一,發病率遠超過歐美發達國家。全世界一半的食管癌都在中國!
更麻煩的是,晚期食管癌是最難治的癌癥類型之一,一直以來都沒有新藥上市,基本只有放化療;目前的5年生存率還不到10%。
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的最新報告,僅2015年,中國就有24.6萬人被新診斷為食管癌,18.8萬人因此而去世。K藥獲批,對于中國這些患者而言,非常重要。
對于K藥,大家應該不陌生。它是全球上市最早,也是應用最廣的腫瘤免疫藥之一,有超過23個適應證。它對食管癌的效果如何呢?
在代號為KEYNOTE-181的全球III期大型對照臨床研究中,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分為兩組,一組用標準化療藥,一組用K藥,直接頭對頭PK。結果K藥取得了勝利!
正因為如此,去年7月,美國FDA批準了它用于食管癌治療。現在,不到一年,它在中國也獲批了!
關于食管癌治療,有一點大家必須知道,那就是亞洲和歐美的食管癌其實不太一樣。咱們這邊鱗癌亞型多,而歐美腺癌更常見,可以說是兩種不同的癌癥類型。所以歐美的結果并不能直接搬到中國來用。
正因為如此,K藥的這項研究專門納入了355名亞洲的患者(很多來自中國)。幸運的是,數據顯示,對中國高發的鱗癌,K藥用于二線治療,整體優于目前的化療,能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。
如果看整個亞洲患者的數據,療效最顯著的人群是PD-L1陽性(CPS≥10)群體。他們的中位生存期從6個月提高到12.5個月,翻了一倍,如果看1年生存率,也從22.8%提升到了54.2%。對于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,50%以上的一年生存率從未見過,是個巨大的突破。
整體來看,食管鱗癌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45%,對于PD-L1表達陽性的患者,死亡風險更是大幅下降了66%,這是個很少有單個抗癌藥能達到的驚艷數字。
無論看哪個角度,K藥在這些中國患者的二線治療中都完爆化療。
· 中位總生存:K藥12.0個月,化療 5.3個月,K藥是兩倍;
· 1年生存率:K藥53.1%,化療16.1%,K藥是三倍;
· 腫瘤顯著縮小比例:K藥24.0%,化療6.9%,K藥是三倍;
· 3~5級顯著副作用比例:K藥21.0%,化療42.4%,K藥僅一半。
總之,和化療相比,K藥不僅療效好,而且副作用小,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都得到提高。
正因為如此,中國藥監局非常快就批準了K藥的上市。可以想象,K藥很快有望成為中國食管癌的二線標準療法。
這次批準的適用人群是PD-L1陽性的食管癌患者。
大家肯定會問:那如果檢測結果是陰性或者弱陽性,咋辦呢?
這個目前是比較難決定的,因為PD-L1表達量不是一個完美的預測標記物。
一方面,PD-L1陰性患者,單獨使用K藥起效的概率顯著低于陽性患者;但另一方面,這個概率又不是零,確實有檢測陰性的患者響應。
所以,如果其它療法都不行,家屬和醫生確實都面臨一個困難的抉擇:賭不賭一把?
這個問題不止食管癌有,肺癌、胃癌、頭頸癌等都面臨這個問題。
最終,這是每個家庭自己的選擇,和風險承擔能力、經濟條件等都有直接關系。
一個好消息,是據我所知,隨著食管癌獲批,K藥的贈藥項目應該會擴大覆蓋到適應癥對應人群。目前具體方案還沒有公布,參考目前黑色素瘤的贈藥方案,贈藥后的年均費用應該在12-24萬之間。
就科研而言,我們還需要找到更好的生物標記物,來預測患者的療效,爭取讓大家都把錢花到刀刃上!
到底為什么中國食管癌這么多?
原因很多,但主要是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有關。大家不難想象,食管作為每個人吃喝的必經管道,患癌肯定和飲食習慣脫不了關系。
中國食管癌發病規律很奇怪:男人多,女人少;農村多,城里少。患者中約70%是男性,約75%是農村人口。
他們有什么不好的習慣呢?
最需要注意的三個:煙,酒,燙茶/燙食!
這三個都是食管癌的風險因素,如果三種因素同時長期發生,就容易得食管癌。北京大學的研究組對超過45萬中國人,平均9.2年的跟蹤發現,抽煙+喝酒+喝燙茶,會讓一個人得食管癌的風險暴漲到500%!
很不幸,抽煙、喝酒、喝燙茶三個風險因素經常在一個人身上出現。
大家看看身邊的人,就會發現喜歡抽煙和喝酒的人,通常也喜歡喝茶。中國很多男性一邊抽煙,一邊希望喝茶養生。但如果喝的是燙茶,那就簡直是雪上加霜。
西南地區是我國食管癌整體發病率較高的地區。云南產煙,四川和貴州產酒,重慶產火鍋,大家都愛喝茶 ……
茶本身挺好的,但如果太燙,就會弊大于利,得不償失。世界衛生組織最近把所有65度以上飲品都定為“很可能致癌物”,主要因為各國多項研究都發現,長期喝燙的東西和食管癌有關系。
燙茶/燙食之所以會增加患癌風險,主要是因為燙的東西會破壞消化道黏膜和表皮細胞。這會帶來兩個顯著的致癌風險:
1:增加基因突變。為了修復受損組織,需要細胞擴增和DNA復制。而每次復制,DNA都會有出錯的可能,如果再加上吸煙或喝酒,會極大增加DNA出錯概率。
2:引起慢性炎癥。細胞破壞會導致局部免疫反應,長期慢性炎癥會增加患癌風險。
為了避免食管癌,最好戒煙,控酒,茶涼一會兒再喝。
除此之外,家族史、消化道疾病、環境中的致癌物、新鮮蔬菜水果攝入不足,缺乏微量元素等也都和食管癌發生有關系。
最后咱們再說回免疫療法
現在食管癌有K藥了,但還能進一步么?
肯定是可以的。我個人最期待的是免疫聯合方案用于食管癌的一線治療。
首先,從二線治療到一線治療是免疫治療的一個重點探索方向。
由于免疫療法的機理是激活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癥,因此理論上,越早使用,患者身體狀態越好的時候,效果可能越好。在各種癌癥研究中,大家都在嘗試把免疫療法使用越來越靠前,從三線到二線,從二線到一線,或者到手術前的新輔助。
最近對肺癌、膀胱癌、黑色素瘤等的大數據研究,確實發現一線使用免疫藥物后,整體效果比二線、三線的效果更好,生存獲益更大。
除了治療免疫,免疫聯合治療也是最近非常熱門的領域。目前全世界有近3000個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,其中2000多個都是聯合治療。
免疫單藥最大的問題,是整體有效率低,而聯合治療有可能讓更多患者,包括PD-L1陰性患者受益。
目前最成功的案例,應該是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免疫聯合化療方案
由于組合療法整體效果比單獨的化療或免疫治療都要更好,PD-L1弱陽性,甚至陰性患者也能從中獲益,因此,這個組合已經成為了很多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標準方案。
除了化療,免疫藥物還能和靶向藥物,其它免疫藥物,甚至放療聯合,不同公司策略不同。從最近的臨床試驗結果來看,聯合方案效果差異很大,和具體藥物,以及癌癥類型都有很大關系。
針對食管癌,K藥聯合化療的大型III期臨床研究(代號為KEYNOTE-590)正在世界各地展開,中國的患者入組去年已經結束。這個結果非常值得期待,如果成功,必將惠及更多的患者。
除了K藥自己,還有其它免疫藥物,包括國產藥也開展了針對中國食管癌患者的臨床研究。群雄逐鹿,希望能看到更多驚艷的數據。
今天K藥獲批,代表著中國的食管癌治療正式進入免疫新時代。相信隨著更多免疫組合治療數據的公布,我們還能進一步優化治療方案,讓更多食管癌患者,尤其PD-L1陰性的患者也能從免疫療法中獲益。
期待更多好消息!
致敬生命!
——————
參考文獻:
1. The phase 3 KEYNOTE-181 study: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as second-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. Ann Oncol. 2019 Jul;30 Suppl 4:iv130.
2. 《帕博利珠單抗對比化療二線治療晚期/轉移性食管腺癌或鱗狀細胞癌: KEYNOTE-181亞洲亞組分析》. CSCO 2019
3.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/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as second line therapy: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subgroup in Keynote-181. ESMO 2019
4. KEYNOTE-590: Phase III study of first-line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pembrolizumab for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. Future Oncol. 2019 Apr;15(10):1057-1066.
5. Trends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for PD-1/PD-L1 inhibitors. Nat Rev Drug Discov. 2020 Mar;19(3):163-164.
本文轉自公眾號菠蘿因子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