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醫生
作者:韓鳳 北京市大興區安定鎮中心衛生院
當前,我們周圍的乙型肝炎病人非常之多,據某調查報告,中國有10%的人是乙肝患者。顯然肝炎已成為我們健康的巨大威脅,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防治這一疾病。目前大部分的肝炎患者是找西醫治療的,但結果好象沒見病人減少,反見越治越多。不少病人退而求諸中醫,于是就想知道按中醫理論,肝炎應該如何康復。以下我詳細地從肝的生理到病理,結合六經辨證以及臨床誤治來分析一下肝炎的正確治療與康復之道。
生理病理肝炎,顧名思義是肝的炎癥。這是西醫的病名,中醫兩千年來壓根就沒有這樣一個名字。中醫是如何認識肝以及肝炎的呢?我們先來從中醫理論來分析一下肝的生理病理特點。
肝屬木,應東方,其味酸,其性溫。肝主升,主藏血。也就是說,凡是人體的陰血要向上升發就一定要依賴肝的作用,肝可以從左面把陰血溫升上去,這是肝的基本作用。而肝病就是肝的這的功能受到了損害,病人首先表現的就是陰血左升不足。表現為面色萎黃,乏力,精神不足等癥狀。木克土,如果肝氣過強而傷害了脾胃土氣,就要導致脾胃土的運化受納功能受損,病人出現食欲不振,四肢萎軟、困倦思睡、腹脹腹滿、黃疸等癥狀。肝
郁不暢,則肝氣不舒,氣滯則血瘀,因此,病人經常會出現脅痛,脅痛久則慢慢會發展成肝區硬痛,都與血瘀有關。
由此我們知道,如何才能恢復肝病患者的健康呢?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要恢復肝的溫升功能。肝喜溫惡寒,喜潤惡燥,喜升惡降。因此,凡是溫的,潤的,升的往往都是肝所喜歡的,也是可以治療肝病的。凡是相反的就一定會傷肝,導致病情加重。現代,中醫學認為,慢性肝炎、肝纖維化的病因是疫毒侵入人體,濕熱留戀不去,出現氣滯血瘀和氣血不足等癥狀。治療上注重活血化
瘀的同時,根據辨證論治予以清熱解毒祛濕,補肝腎益氣血之法,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。
一. 中醫中藥治療輕中,重度脂肪肝,可達到清除的效果,輕度脂肪肝注意飲食調理,需食纖維素之類的蔬菜,可帶走一部分脂肪,同時加強體育運動,可不用治療,但重度脂肪肝則需要中醫中藥治療,阻止向肝硬化方向發展。
二. 中醫中藥治療慢性肝炎,這類患者病程長,ALT反復不正常,主要原因是病毒得不到徹底治療,使用中醫的變證與疾病相結合,可使疾病得到恢復。
三. 中醫中藥治療肝硬化腹水,在沒有使用任何藥物的情況下開始使用中醫中藥治療7天后腹水就會消退,繼續鞏固治療,改善門靜脈擴張,脾功能亢進。
四. 中醫中藥治療肝纖維化,鈣化,都非常有效,臨床中采用中醫治療好的這類患者非常之多。
五. 中醫中藥治療肝纖維化,纖維化若短期治療不當,在一個月左右就會出現肝硬化,肝腹水,用藥合理肝纖維化就不會發展,臨床中許多肝纖維患者通過中醫治療,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。
六. 中醫中藥治療重癥肝炎,見效快,費用低,不留后遺癥,重癥肝炎是因病毒及藥物的損傷所致,可以運用中醫中藥的治療清除病毒保護肝臟,防止釬維化的形成,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。
中醫療法還有很多
1.針灸療法。針灸療法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,其原理主要是通過對人體的特定穴位進行針灸來治療疾病。在應用針灸療法治療肝病時,除傳統的針灸方法外,現代醫學已研究發明了許多新型的針灸方法,主要有激光針灸、電針針灸、中藥穴位注射、穴位超聲波刺激、穴位超聲波藥物透人等。此外,對于不同的人體部位,現代中醫通常也使用不同的針法來進行灸治,具體
應用上主要有頭針、耳針、皮膚針、手針、足針等。
2.飲食治療。飲食治療是指通過合理安排飲食來治療肝病的一種方法。中醫認為“藥食同源”,因此,通過合理調整飲食結構,不僅能夠補充人體所必需的營養、增強患者的體質、提高其抗病免疫力,還能調和人體的氣血陰陽、補益肝臟。從而有效促進疾病的治療和患者的康復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飲食治療通常只能用于肝病的輔助治療,它并不能替代藥物治療以及其他治療方
法。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