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醫生
出現氣滯血瘀的癥狀主要是由于情緒因素或者長期抑郁等,身體當中的氣體運行不暢,而導致血液流通不順,所以容易導致氣體和血液不通暢,而導致氣滯血瘀。身體出現了氣滯血瘀,就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,例如容易感覺到胸悶、胃部脹氣或者是腹部脹氣。
如果氣滯的患者比較嚴重,還會導致腹痛、腹瀉的情況發生。而偏重于血瘀的情況,就容易出現黑眼圈、痛經等情況,或者是容易導致臉部臉色發黑等情況。
氣滯血瘀如何調理?
1、飲食改變
出現了氣滯血瘀的情況,需要進行飲食的改變。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,而身體比較虛弱的人,可以應癥補充一些補品來補充營養。另外需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以及不要喝酒,否則會導致氣滯血瘀的情況更加嚴重。
2、運動鍛煉
由于氣滯血瘀是身體當中的氣體,以及血液流通不暢而造成的,所以適當的運動,能夠讓身體當中的氣血運行通暢。可以進行一些比較緩慢的運動,例如打太極等運動來調節身體當中的氣血,并且還能夠讓身體當中的各個部位進行活動,起到行氣活血的作用。
3、藥物調養
氣滯血瘀,是指因氣的運行郁滯不暢,導致血液運行障礙,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。中醫上講“不通則痛”,長期發展下去,可能導致乳腺增生、高血壓動脈硬化等。而氣滯血瘀和肝密切相關,肝是主疏泄的,肝氣舒暢,則氣血運行正常,同時人體氣血相互依存、氣行則血暢,氣滯則血瘀。中醫上面來講的治療原則是活血化瘀,行氣止痛。對癥治療的中成藥有廣譽遠定坤丹,組方中精選30味道地藥材,如紅參、鹿茸、西紅花、阿膠等,其中三七、西紅花、雞血藤等活血化瘀的中藥,可以活血止血,通瘀止痛。 紅參、阿膠等藥材可以很好的補氣養血,而柴胡、白術陸榮等藥材則有疏肝解郁的效果。這樣,通調補三效合一綜合調理女性身體,按療程服用下來會有很好的改善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吃阿膠、大棗、枸杞等食物補益氣血,還要注意休息,不要熬夜。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