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醫生
作者:韓永杰 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寶山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
服藥時宜不用水或僅需少量水送服的藥物,胃黏膜保護劑:如氫氧化鋁混懸凝膠、枸櫞酸鉍鉀、果膠鉍、硫糖鋁等,這些藥物服用后通過在消化道黏膜表面附著形成保護膜,如服用過多的水,易導致膜被稀釋甚至沖走,故建議服藥后不宜大量喝水。止咳藥:如甘草合劑、止咳糖漿等藥物,服藥后使咽喉部被浸潤,繼而發揮作用,因此應少喝水,尤其不應喝熱水。舌下含服的藥物:如硝酸甘油等,舌下含服后由舌下靜脈直接吸收生效,不能咽下,故不需要用水送服。苦味健胃劑:如復方龍膽酊,是利用其苦味反射性地促進胃液分泌來增進食欲,故不宜多喝水,以免沖淡苦味而影響藥效。各類治療口腔、咽喉感染的口含片:如西瓜霜潤喉片等,飲水過多,可減弱其潤喉作用和對咽喉部黏膜的保護作用。
服藥時需要大量飲水的藥物,容易引起尿路結晶的藥物,需通過大量飲水加速藥物排泄,如磺胺類藥物:代表藥物有磺胺嘧啶、磺胺甲噁唑和復方磺胺甲唑。這些藥物主要經腎排泄,在尿液中的濃度高,可形成結晶性沉淀,易發生尿路刺激,出現結晶尿、血尿、蛋白尿和疼痛,嚴重時無法排出尿液。在服用后宜大量飲水,便于用尿液沖走結晶,有條件可加服碳酸氫鈉以堿化尿液,促使結晶的溶解度提高。另外還有一些具有磺胺結構的藥物如柳氮磺吡啶等藥也如此。
抗病毒藥物:如阿昔洛韋、泛昔洛韋等藥物,給藥期間應給予患者充足的水,防止在腎小管內沉淀,引起腎臟損害。
抗痛風藥物: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苯溴馬隆,服藥期間建議大量飲水,每天不少于1.5~2升,以免排泄的尿中尿酸過多導致尿酸結晶。可酌情同時服用碳酸氫鈉或枸櫞酸合劑堿化尿液,促進排出尿酸。
排尿結石藥:如五淋化石丸,服用后也須大量飲水,保持一日尿量2500~3000毫升,以沖洗尿道,稀釋尿液,降低尿液中鹽類的濃度和尿鹽沉淀的機會。
解熱鎮痛藥:如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,此類藥物會加速排汗,造成體內水分流失,多喝些水也可預防脫水的發生。易引起口干的藥物:如阿托品、山莨菪堿等。對消化道有刺激的藥物:如阿侖磷酸鈉、四環素類藥物、補鐵劑等,均需加大服用水量,至少用200ml水送服,以減輕對消化道的刺激。電解質:如口服補液鹽(ORS)粉,每袋加500-1000ml涼開水沖溶后服下。
水溫過高可導致藥效降低。以下藥品不宜用過熱的水服用:如胃蛋白酶合劑、胰蛋白酶、淀粉酶、多酶片、乳酶生、酵母片等,主要成分是酶,受熱后即發生凝固變性而失去作用,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。胃蛋白酶70攝氏度時即失效。含活性菌類,如地衣芽孢桿菌、雙歧桿菌制劑、益生菌等。活疫苗類:如小兒麻痹癥糖丸,是一種減毒活疫苗,此類藥物需要用涼開水送服,否則疫苗滅活,無法起到預防作用。維生素類:維生素C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性質不穩定,受熱后易還原破壞而失去藥效。
一般來說首選使用溫開水服藥為宜,有些特殊情況除外。以下飲料不推薦作為服藥用水。
茶水:茶葉中的鞣酸與藥物中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質、生物堿、重金屬鹽作用可發生絡合作用產生沉淀,從而影響療效和產生副作用。故胃蛋白酶、多酶片、硫酸亞鐵、富馬酸鐵、葡萄糖酸鈣、氫氧化鋁、碳酸氫鈉、四環素、地高辛等藥物不宜用茶水送服。
果汁:果汁(尤其是新鮮果汁)主要含有維生素 C和檸檬酸等,容易與藥物發生分解、化合等化學反應,不利于藥物的吸收。尤其是葡萄柚,可抑制某些肝代謝酶,延緩了部分藥物在肝臟內的代謝,導致藥物蓄積,引起毒性反應,故建議盡量避免與柚汁同服。
可樂:碳酸飲料一般含有咖啡因、磷酸和碳酸等成分。磷酸及碳酸可與鈣劑或鐵劑形成不溶性的沉淀,阻礙其吸收;還可降低中和胃酸的藥物(如:碳酸氫鈉、氫氧化鋁等)的療效。咖啡因可刺激胃酸分泌,增加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,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。
牛奶:牛奶中的蛋白質和鈣離子,可能與某些藥物(如四環素、紅霉素)結合形成不溶性的螯合物,而影響藥物的吸收,因此不建議與藥物同服,除非一些明確說明可以用牛奶送服的藥物,如胃黏膜保護藥磷酸鋁凝膠等。
礦泉水:礦泉水中含有礦物質、金屬離子,可能對某些藥物吸收有影響。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